close
不能接受就會感到痛苦(見上圖)。 「為什麼他不了解我?」、「為什麼他不能體諒我?」、「為什麼他都說不聽?」…諸如此類的問句生活中隨時都可以聽到,而問題的答案其實都一樣,因為兩個人代表著兩個不同的個體、思想、價值觀、喜惡,他可能有一天會同意你的看法,但不會是現在,也不會是因為你。 大家都知道黑羊與白羊過橋的故事,姑且不加探究誰應該讓誰的問題,無論黑羊或白羊都必須體認到一個事實:沒有人先禮讓,就沒有人能過得了橋。 黑羊或許認為:「是我先踏上橋的,所以白羊應該讓我先過。」 白羊也會覺得:「我的毛色純正,地位崇高,所以黑羊應該讓我先過。」 這兩個想法如同永不相交的平行線,堅持己見便不可能有交集。即使最後上帝出面以最無可挑剔的公平方法決定誰必須禮讓,禮讓者仍舊是被迫的,仍舊會在心裡嘀咕著「事實上誰對誰錯」的問題,因為世界上最精準的尺都是每個人心中自以為的那把。 爭執了一段時間後,黑羊與白羊都按耐不住,都想著乾脆讓他先過好了,但這樣的想法隨即就會被取代,黑羊白羊都想著:「可是我又沒錯,憑什麼我要讓他先過。」 於是他們更激烈地爭執起來,都希望藉由氣勢和言語讓對方屈服,讓對方的想法和自己同調,也天真地暗自期望對方會猛然驚醒、大徹大悟。那些記載於宗教典籍中,壞人受到感化的事情我相信都是真的,但我也都相信是壞人自己願意的。 可能很多人會把「接受」當成「妥協」、「示弱」,甚至等同於「放棄」,然而中文辭典的解釋為「接收、接納、連接」。其中連接這個解釋我覺得最有趣,因為那表示我接受了這件事,同時也讓我自己不再被排除在外,因為我和這件事便有了連接。 活在這個世界上,我們必須嘗試去接受許多事情,不只是人我的差異,也包括自己本身。「為什麼我沒有含金湯匙出生?」、「為什麼我頭腦沒比別人好?」、「為什麼別人總是比我幸運?」、「為什麼我長得…?」等不勝枚舉,上面提過接受絕對不代表放棄,我認清我理解力就是比別人差,所以我必須比別人更加倍努力,而我也能夠接受這樣的自己。很多人不能自我接納,明明心虛的要命,口中卻說著「不是我不會,而是我不做」,以為可藉此掩飾自己的弱點。 老子《道德經》:「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鉤劫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