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Level 6上課已經兩個星期,整體難度比較高,特別是閱讀的部分,不僅文章又臭又長,生字量更是暴增,以昨天早上Luke發給我們的文章為例子,標題是「Why eating less extends life」,內容根據美國科學家的醫學報告,充斥著越解釋越模糊的醫學專有名詞,例如某種消化酶(Rpd3 enzyme),要不是中國同學Lynn用電子辭典查給我看,等Luke講清楚字義可能我也差不多要回台灣了。當然就像之前Graham說的,閱讀時不要一直被不懂的單字卡住,要去瞭解整篇文章的大綱,但坦白說這篇文章就算翻成中文我也不能完全理解。 至於文法部分,其實到Level 5為止就已經將所有重要的文法、時態都教完了,也可以說已經瞭解英文這隻大怪獸的外表、身高、體重…等等外在特質,Level 6就好像解剖學,讓你更深入瞭解內臟、血液循環、呼吸系統…等等。以上週的主題「appearance」為例,可以學到怎樣明確地描述一個人的特質,光服裝就有許多單字要記,shirt和blouse有何不同?T-shirt和pullover差異在哪?jacket和anorak為何不同?trainers和sneakers一樣嗎?其實有很多都不一定會知道個別的中文名稱,這些不是理解類的文法,而是單純需要記憶的名詞。 關於這點昨天上課時有段有趣的插曲,關於男用皮夾(wallet)和女用皮夾(purse),有個韓國同學偏偏要和Luke爭辯,說他的電子辭典告訴他wallet可以通用男女,其實那不過只是個名稱差異,要將「The lady lost her purse.」中的purse替換成wallet,我想平時對話也能瞭解,且不太會有人硬要說你錯,但看他爭得臉紅脖子粗就覺得很好笑。 另外動詞的部分,會比較瞭解字義相近的單字差別在哪,例如「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Australia VISA.」和「I would like to prolong my stay in Australia.」,意思同樣都是要延長留滯澳洲的時間,但沒辦法互換為「prolong my VISA」,我猜想可能聽得懂,但會有些怪怪的,就像中國同學說「食堂」是台灣口語的「餐廳」、「傷風」是「感冒」。學習這些動詞在讀、寫部分幫助很大,閱讀部分我想無須贅言,寫作時則可以增加文章變化,不會老狗玩不出新把戲,寫來寫去總是那幾個字。 而會話能力的部分,由於歐、美同學佔一半,只要喜歡打屁哈拉無形之中就會慢慢提升。較弱的聽力也較之前進步不少,聽力測驗時聽第二次時就能大概瞭解意思。 不過呢,還是有個缺點,就是任課老師。目前我們有兩位老師:Gel和Luke。Gel上課幽默風趣、循序漸進,個人覺得還滿能學到東西的;至於Luke,其實也不能說教得不好,而是上課步驟鬆散沒有組織,教材有內容但吸收比率偏低,上課時他曾說「學英文時不要老是打破沙鍋問到底,非得找出文法的條例分出對錯不可」,其實我還滿認同他的說法,就像我不可能去學中文文法,只是對非英語系國家的學生而言,先瞭解規則、架構才能分辨什麼叫「例外」。 (照片說明:Level 6同學的合照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鉤劫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