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昨天晚上我去了榮總急診一趟。 病人不是我,是之前介紹過我家那位專業老媽。她平時就是附近蕭醫師的常客,如果去的次數可以累積換會員卡的話,可能已經得到一系列套卡。有注意過點滴成分的都知道,不外乎就是葡萄糖、生理食鹽水之類的營養劑,但包含老媽在內的很多病友,都特愛吊點滴,奉之為生病復原必經神聖過程。對此我是沒什麼特別正面或負面評價,花些錢讓她躺在診所裡睡一覺,即使全然心理作用倒也不錯。 所以昨天下午她說她又去蕭醫師那報到時,並沒有特別擔心,只是問她晚上想吃些什麼之類的話。之後沒多久,人在中部的老爸也打電話來了,說老媽肚腹痠疼得不得了,連話都說不出來,要我趕緊回家照看,說有必要的話帶她去急診。下班後我匆匆回家,那時坐在客廳看電視的老媽並沒有表現出想像中那麼痛苦的模樣,只是手捧著肚子時而皺眉。不過,保險起見我還是帶她跑了榮總一趟,以防臨時需要住院還帶了些輕便的換洗衣物。 大一那年騎車犁田,被同學送到馬偕急診,那是對急診的親身經驗,其他對急診的印象全來自日劇《白色巨塔》和《醫龍》,裡頭的急診真的很「急」,好像隨時都會有噴血如噴泉的病患被送進來。然而,昨天榮總急診卻是不急不徐。 急診的第一關是「檢傷」,主要是診察你的病(傷)情嚴重程度,總共分為四級(第四級不建議使用急診)。大概因為老媽看起來只像吃壞肚子,診察人員將她列為第三級,檢傷制度的宣導海報上寫著第三級病患等待時間為一個小時內,正當我想著「看來有得等」,老媽的等待序號便出現在電子顯示器上了。 看診的是一位黃姓年輕醫師。 早先曾去台大醫院探望朋友,那是一次非常差的經驗,負責的實習醫師說話很不客氣,一副「你懂個屁」的鳥樣。於是起先對於這位年輕醫師有些不認同,不過他和善的態度很快讓人卸下心防,他仔細詢問老媽這兩天的病史、看了哪些醫師、診察結果如何、開了哪種藥,初步診察結束後,他猜測可能是結石或胃發炎,隨後安排X光、尿液及血液檢驗。 黃醫師在老媽請求下打了止痛針,之後約莫半個多小時檢查報告出爐(原來可以這麼快),除了腸道有些脹未見任何異樣,他又耐心解釋可能的狀況,要老媽先回家休息,按時服藥(原先診所開的藥,他說:「原先這些藥已經很足夠,再開給妳就浪費資源了。」)幾天觀察情況是否好轉。 急診不急,是昨天的印象,還有,我從沒想過會有醫師花這麼多時間,一字一句、不夾帶任何專業術語慢慢解釋給病人聽,更何況,他還是急診醫師。 真是,打了這麼多個「急」字,感覺都毛躁起來了。 下午打電話回家沒人接,後來老媽說她去洗頭,我笑著調侃她說:「妳還可以去洗頭喔?那應該好多了吧?」 說這麼多,還是希望超級老媽早日康復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鉤劫嗑 的頭像
    鉤劫嗑

    簡☆單

    鉤劫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