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澳洲前,就有留學美國的朋友說,去澳洲學的是英國腔的英文,和美國腔不太一樣,可是說實話沒注意也聽不出來,因為那些發音上的差異真的很小,聽久也就習慣了,倒是一些地方用語差異較大,例如只有澳洲人會說”No worries!”,就是”Not a problem!”的意思,還有會把chicken說成chook、sick或ill說成crook、lots of說成heaps of…等等很多澳洲特有的用語,當然只要用法正確他們都聽得懂,不過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上經常聽到的,不瞭解一下還真聽不懂。 前兩天在餐桌上我們還聊到「放屁」這件事,結果又學了一句地方用語”cut the cheese”,就是fart(放屁)的意思,不過我去學校問老師Roy的時候,他卻說從來沒聽過這種講法,可能是只有某些特定人懂。不過比較有趣的是,Ken說他的大兒子曾經在一個party上表演過用屁噴火的特技,就是朝打火機放屁,然後火焰會突然變大,我聽完瞪大眼睛看著Ken,想說怎麼會有這麼變態的表演,不過還真是想看看現場版的。 除此之外,有些單字的寫法上也不同,像是: or字尾的單字會寫為our,例如color→colour、neighbor→neighbour; er字尾寫為re,例如center→centre; ize字尾寫為ise,例如recognize→recognise、memorize→memorise。 當然並非所有單字都會依照這個規則改變,只有少數而已,上課時老師都會解釋哪個是哪裡的用法或寫法,但最後都會補一句「不過我們的用法比較正確,美國人的英文太隨性。」有點老王賣瓜的感覺,但一開始我還滿認同,畢竟澳洲人的英文是源自英國,應該比較貼近原先英文的用法吧。後來想想,連台灣那麼小的地方,台語都會有不同的發音了,更何況目前全世界通用的英文,其實只是發音習慣的問題而已,語言首重彼此能溝通瞭解,刻意強調正統性似乎過於苛求了。 (圖片說明:左邊是我Level 4的老師Roy,是個娶日本老婆的好人,他說他故意把頭往後擺,這樣看起來頭比較小,我想他是沒看過大頭症的人...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鉤劫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